延长三年职业教育培训使农村向12年制义务教育发展
新农村怎么建设?从哪里着手?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正在思考的问题。昨天,陈章良校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他的思路和看法。
记者:新农村并非新概念,您认为这次提到的“新农村”新在何处?
陈章良:改革开放前就提过新农村,这不是新概念了。以前我们没钱修路、盖楼,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现在不同了,国家财政收入多了,有条件在60%人口居住的地方建设新农村。可以说,我们已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具体说,我觉得新农村的建设有四个特点:整体性、时代性、长期性和区域性。党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既不同于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也不同于上世纪50年代以后土地制度变革为核心的乡村建设。当今的新农村建设是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新农村建设应从哪里入手?
陈章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农村长期发展动力的培植问题,应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国家的财政资源分配上,既要考虑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这才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具体措施上,政府应给予农村补贴。据我了解,工业发达国家一年给农民的补贴在400亿美元以上,平均一天1亿多美元。我国也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补贴农民。
在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上,虽然我国实现了9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应慢慢向12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延长3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如果农村有了职业高中,城市再去农村招工就有了目标。